蓝博思—专注技术创新TRIZ、研发管理IPD、质量可靠性咨询培训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专家观点 查看内容
哪种教学方式更适合新人学习?
作者:蓝博思 发布时间:2012-10-31 16:49 阅读次数:999 【关闭本页

每个上司都希望下属快速提升技能,我也是,经常开展各种培训、讨论会议、请专家咨询,却一直有两个困惑:1听完后掌握了理念和思想,不知道从何下手;2是大部分听到的东西很快成为了过眼烟云,烟消云散被遗忘了。我一直在研究找方法,如何让大家掌握得快,并深入理解活学活用。比如林彪讲解军事布阵思想时,就拿当时的地理环境,让几个战士分头扮演不同的角色,大家记住了一个概念,记住了一个实际操作的方式,比看书的理解要深入。我教女儿学英语,就对着实物教,怕她二十年后成了我,总要经历“实物——中文词——英文词”(说的时候)、“英文词——中文词——实物”(听的时候)的步骤才能理解意思。我就对比各种方法的效果,想找到最佳的形式,事半功倍地解决培训效果问题。今天给出的就是寻找、摘抄、对比的结果。

这是某公司统计分析,我加以验证后的一个结果,对传统的讲听问答、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反串教学的四种方式进行了比较。

方式

效果

回忆率

形式

成功要素

讲听问答

70%

10%

老师解释,学生听;讲课、讲义、录像、讨论

1短于20分钟;2运用例子分析

案例教学

72%

32%

老师举例,学生听问答;实例展示

1短于15分钟;2不用录好的演讲录像而用鲜活的例子;3有目的的问题;4允许团队回答问题

课程设计实习

85%

65%

老师辅导,学生实践;扮演、模拟、游戏、练习、案例、作业本、互动软件

有目的的直接反馈:

1具体;2相关;3有深度;4有依据;5实用

反串教学

100%

100%

学生当老师,给第三者解释演示和辅导,老师当顾问旁观提供咨询意见

有目的的直接反馈:

1具体;2相关;3有深度;4有依据;5实用

分析上面的表格,现在国内职前教育形式基本是前两种方式,到了大学有一些第三种形式,但与美国大学相比这部分比例仍很偏低,第四种反串教学的方式好像还真用得挺少。我在大学时碰到过这个情况,我校有个科技日语专业,师资极缺的专业,仅有的一个既懂科技又懂日语的老师出国了,后备的人员一年多没上来,学校就采取了这种方式,找到临校的H大学日语专业,协商请我校科日专业全体学生旁听未果,最后同意派2个学生旁听,这两个学生回来再讲给大家听,就这样大家度过了一年的既是学生又是老师的快乐时光,每个同学均有机会去旁听,回来上课是反串+讲问听答+课程设计实习,说一下结果就知道了,那个班的学生后来的工作业绩都还是不错的,招聘单位一去就比较认可,另外他们班的凝聚力和和谐也让其他专业的羡慕。

想起小时候,我经常当小老师,给小伙伴大伙伴们讲故事,也就是前天刚学会刚听到的东西而已,不知道如果没有那番无意中的反串教学方式,今天的我能到什么模样。

上面表格中每个方法又都有自己专门的学问,限于篇幅,不在本文的讨论内容了。

最后我问自己一个问题,MBA教学为什么用很经典的案例教学效果也不错?研究管理的哈佛学者们不会不知道反串教学的方法吧?我是这样看,MBA是提高班,参与听课的人都是带着实际困惑来的,是在集思广益争论一些火花出来,不是那种什么都不懂来启蒙学习的。也就是说,反串教学对培养初级的新手比较合适

管理登录

深圳市蓝博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39453号 业务范围:研发管理 可靠性管理 IPD咨询 技术创新 TRIZ

GMT+8, 2025-5-1 18:42 Processed in 0.039432 second(s), 16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