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
■学会认识和定义不同的问题。
■掌握运用数据准确描述问题的方法。
■掌握问题原因分析方法,并找出合适的解决措施。
■掌握问题的控制方法,建立起问题解决的文化。
课程对象:
质量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维护工程师、一线主管、领班、生产主管等。
课程时间:
2天
课程大纲:
现场质量问题的确定
什么是问题
以往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结构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PDCA
清楚的定义你的问题
练习:分组寻找和定义问题
质量现状的测量(问题在哪,有多严重?)
1)流程能力的分析
2)连续型数据
--数据分布的特点
--流程长期能力和短期能力
--Cp , Cpk , Pp , Ppk
--利用软件辅助计算流程能力
--MINITAB使用的简单介绍
3)离散型数据
--DPU , DPO和DPMO
--全程通过率
练习:测量前面所定义的问题
4)数据的收集与分层
--问题的主要方向
--检查表与分层法
--柏拉图的要点
练习:针对前面问题的数据收集计划
分析和验证问题的根本原因
1)寻找潜在的根本原因
--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图的结合
--流程的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FMEA )
--FMEA的起源与原理
--FMEA在工作中的运用
--选择合适的团队
--严重度,频率和可探测度评估
--根据RPN确定最高风险
--控制计划与跟进和回顾练习:针对问题的流程进行
FMEA
验证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原因与结果的逻辑关系
--相关性验证
--平均值变化的验证
--方差分布变化的验证
--缺陷比例变化的验证
寻求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
德尔福排序法
练习:寻找问题点的合理方案
合理而有效的方案-防错
--错误的类型
--防错的三种技术
--防错的案例
练习:在解决问题中使用防错方法
有效控制,保持改进成果
文件化
常用的控制图
--连续型控制图的种类与特点
--练习:连续型数据的控制图
--离散型控制图的种类与特点
--练习:离散型数据的控制图
解决质量问题的总结
清晰的逻辑思路
充分利用数据和图形
试运行的注意点
善于总结和推广
深圳市蓝博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39453号 业务范围:研发管理 可靠性管理 IPD咨询 技术创新 TRIZ
GMT+8, 2025-5-1 18:40 Processed in 0.038855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