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即“集成的产品开发”)是新产品开发管理的一 种模式,它逐渐兴起于上个世纪的西方企业。蓝色巨人IBM公司在九十年代的重新崛起很大 程度上得益于IPD的推行,IPD使IBM的多项研发指标得到了重大改善,如:新产品上市周 期的大幅度缩短、研发资源浪费比率的显著下降等。对于制造行业,IPD作为新产品开发管 理模式堪称最佳实践的典范。
IPD的关键要素包括:跨部门的团队、结构化的流程、一流的子流程(如:项目计划与 监控、产品数据管理、共用模块、技术管理、管道管理等)、基于平衡记分卡的考核体系、 IT支持等。它的核心思想包括八个方面:
一、产品开发是投资行为
对企业来说,新产品开发不但是投资,而且是最重要的投资。因为它决定了企业未来的 生存与发展。投入的不仅是财务资源,还有宝贵的人力资源、时间资源。对于任何一家企业, 资源总是有限的,投资决策必须科学、慎重。选择了A项目,往往意味着不能同时选择B项 目和C项目,正确的决策给企业带来利润,决策失误,造成的不仅是资源浪费,更可怕的是 失去市场机会甚至是企业生存的机会。产品开发投资必须坚持压强原则,做好投资组合管理, 集中资源、重点突破。
为了降低投资风险,IPD强调对新产品开发进行分阶段投资,加强阶段决策,减少投资 失误及失误损失。
二、基于市场的创新
不管企业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新产品开发的目的无非是为了企业赢利(包括未来能赢 利),所以新产品开发只能面向当前或未来(能预见到的未来)的市场需求。IPD强调基于 市场的创新,把正确定义产品概念、市场需求作为流程的第一阶段,着眼于一开始就做正确 的事情,并保证后续阶段把事情做正确,并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从客户需求出发制订 有关计划。
为了保证始终坚持市场导向而非技术导向的创新理念,企业必须从市场需求出发做好市 场管理和产品规划。
三、基于平台的异步开发模式及重用策略
产品平台是一系列产品共同技术要素的集合,可以体现为共享的零部件、组件/模块、 子系统等。实施产品平台战略,按产品体系结构分层异步开发(技术要素、模块、平台、产 品),将极大地提高开发效率,缩短产品上市周期,而且对产品质量特别是稳定性起到很大 的作用。之所以目前市场上新产品更新越来越快,是与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平台及重用 策略分不开的。
四、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相分离
技术开发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IPD模式强调先做技术储备、技术攻关,再启动产品开 发项目。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技术风险,保证产品开发的计划性或产品上市日期的可预见 性、可控性,同时也促进了重用策略,并有利于产品质量控制。
多数中小企业把技术开发混在产品开发中进行,或者把技术开发作为产品开发的一个阶 段,其实是很不利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项目选择余地少、项目立项仓促,技术开 发与产品开发混在一起也是无奈之举。要改变这种状况,还需要在市场管理、产品规划、技 术管理等方面做起。
五、跨部门协同
IPD模式下的项目管理,要求在项目开工之时即由不同功能部门共同参与,组成跨部门 的核心项目小组,由核心小组组长(项目经理)统一协调指挥。典型的核心小组成员包括以 下部门的代表:市场、销售、研发、采购、中试、生产、服务、财务等职能部门。
IPD强调的“协同”有别于“协作”、“协助”,是目标一致的团队在“同一条战壕” 里共同战斗,共同对最终结果——产品的市场成功负责。而不是传统上的,其它部门“协助”、 “配合”研发部门(或研发项目组)开展产品开发工作,项目组“仅”对把产品“开发出来” (开发出工程样机,提交试生产)负责,至于能不能顺利量产、可服务性如何、能否赚钱是 不负责的,或是“将来”的事情,本项目已经完成可以拿奖金了。
跨部门协同强调打破部门墙。当然对于不同企业组织,所跨部门的彻底性有所不同,这 就组成了所谓的“重量级”或是“轻量级”的项目团队,在组织形式上对应于“强矩阵”或 “弱矩阵”结构。
六、结构化的并行开发流程
首先是“结构化”,它将流程进行分层、分阶段,再对各阶段的步骤、活动进行规范, 保证对于不同的产品开发项目其开发流程具有相对确定性和稳定性。但是,这种结构化不是 完全刚性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它允许负责研发的QA人员根据不同的产品开发项目按 事先制定的原则对流程进行“裁剪”,保证流程的适应性。所以,这种结构化强调的是适度 的结构化,需在“过于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之间取得平衡。
其次是并行工程,它是缩短新产品上市周期(TTM)的重要手段。它通过严密的计划、 合理的接口设计把原来的许多串行进行的后继活动提前进行。并行不仅是产品设计活动的并 行展开,重要的是必须包括其它跨职能部门的活动,如:采购活动、市场活动、中试及量产 阶段的活动,等等。这是与跨部门协同的项目组织结构相适应的,是缩短TTM的关键。
七、产品线与资源线并重
矩阵结构的组织应该是重视研发的企业较理想的选择,或是组织结构演变的方向。在一 个矩阵结构的组织中,产品线负责产品经营、市场规划、产品规划、产品包开发、生命周期 管理等;资源线构成能力中心,负责人力资源建设、专业技术设计、知识经验积累、技术开 发和CBB建设等。产品线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资源线是对产品线的必需的有力支撑,只有二 条线并重,才能持续提升产品开发的能力。如:有了资源线的技术开发和CBB建设,才能保 证产品开发与技术开发相分离,提高开发效率。
八、职业化的人力梯队建设
研发队伍建设需要建立技术人才的发展晋升通道,避免技术专才都去挤管理通道,都要 去“当官”,结果有些企业为了搞“平衡”,设了很多经理、副经理,其实都不是真正的管 理者,不利于管理。
在IPD模式下,企业还需要一批新型人才,如:系统工程师、产品经理、项目经理等, 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才能培养出所需要的人才,如:评价与激励机制、“资源池”计划、 新员工培养机制等。
实施IPD是一项系统工程,上述八个方面的核心思想也是紧密联系的。各个企业在实施 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所处的阶段、未来的目标逐步进行。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深刻 领会IPD的核心思想,否则,徒具形式,形似而神不是,结果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