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一个比较典型的特征是虽然通过了ISO9000标准,但该标准往往束之高阁,自己的实际运作往往是另外一套,成为“两层皮”。为了迎接外部审计,又往往通过补文档的形式应付外部审计。在我们接触的100多家企业中,仅有不到10%的企业能按公司的ISO9000体系文件严格执行。 很多企业制定了产品研发流程,但它们的流程只是一些功能流程(如硬件开发流程、测试流程)的集合,而缺乏一个联合所有功能部门的集成的总体流程,这就像作战时只有陆军方案、海军方案、空军方案,而缺乏总体的“作战地图”和“作战方案”,导致项目组在如何开展工作、各部门如何参与到产品研发过程等方面缺乏统一部署和安排。我们在企业调研中发现,一些通过CMMI认证的企业,他们的程序往往是按各个过程域来编写的,缺少一个将各过程域关联起来的总体研发流程图。 流程层次不清、不规范、不具体、不细化、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在国内有些企业也非常突出,加之跨部门协作的机制不完善,产品研发流程在“部门墙”林立的情景下运行艰难、接口不畅、漏洞百出。 国内企业研发流程的另外一个典型问题是,在产品研发的初期,除了技术部门以外,测试、制造、维护、财务,甚至市场部门都很少参与,导致产品研发偏重从技术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产品的可制造性、可靠性、可测试性、可维护性、目标成本等方面的需求考虑很少,导致产品研发后期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修改前期考虑不周的缺陷,如可生产性问题、可安装问题等,甚至要重新设计,多次试生产,延长了研发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