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8-20
- 最后登录
- 2018-4-2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047
- 精华
- 0
- 帖子
- 281
  
|
培训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课程设计的优劣。现以入职培训为例,和大家分享课程设计的三步法。
明确逻辑与目的
明确的课程目的和逻辑是课件开发的基础和指导,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遵循科学的逻辑设计课程,最终促成学员行为的改变。
金字塔式逻辑图
课程要经得起推敲,就必须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如图表1所示,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在纵向方向逐级细分,可细分为3~5门课程,最多不超过7门;横向第一级的课程是并列关系,第二级可并列,也可是递进关系。同时,要始终将“如何更快地融入工作”这一培训主线贯穿于培训过程当中,使培训工作脉络清晰。
吸引力曲线决定课程内容
吸引力曲线的意义在于可量化学员在培训整体过程中的注意力情况。如果吸引力曲线没有波动,则说明课程平淡无奇,不能引起学员的兴趣,更不用说促进行为的改变。如果曲线波动过大,则各个模块之间的培训不好协调,会影响培训的整体节奏。以图表2中的培训内容要点为例,在设置入职培训内容时,可先按吸引力程度给培训内容赋值,最终得到一条内容曲线。内容曲线反映出的则是课程的原貌。然后,根据培训的内容与课程需求,采用不同的演绎方式,并对演绎方式赋值,统计总分并绘制出吸引力曲线(见图表3)。
行为改变是目的
除掌握理论知识外,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学员的行为改变。“职员入职培训-意识篇”有三大培训要点:了解公司概况、认同公司理念、将个人责任感与团队精神付诸行动。
因此,在课程设计之初,就要考虑行为改变的问题。从公司概况到公司理念再到个人责任感及团队精神,形成逐层递进的关系。员工进入公司,最终目的是使其工作行为转换为公司绩效。第三个要点是培训的重点,之前的所有工作均需围绕这一目标来开展。
大纲结构有故事
前期工作做好后,就进入具体实施环节,如何设计引人入胜的课件对培训效果而言至关重要。
设定场景 引出培训内容
设定相应的场景,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出培训大纲,保证课程脉络清晰,便于理解。例如,在职员工入职培训时,可设定这样的场景:每一个人或长或短都会经历迷茫期,此时,我们会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要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迷惑时,你会怎么做?通过这样的场景,引出培训大纲,一方面简单明了,便于学员掌握;另一方面从学员的亲身经历出发,也容易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