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博思—专注技术创新TRIZ、研发管理IPD、质量可靠性咨询培训

查看: 45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突破四大管理瓶颈——通向辉煌的必由之路

[复制链接]

279

主题

0

好友

104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53: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突破四大管理瓶颈
——通向辉煌的必由之路

                                                                  文/陶高周
目前公司研发组织架构不合理,其弊端在于:
造成资源浪费。每个产品部根据自己的产品需要招聘人员、组织开发,没有公共的模块化设计平台,技术不能共享。比如液晶显示部分的设计,并网、风电、电力电源部都有各自的专门设计人员,器件选型、接口等都没有统一规划,各搞各自的,没有共享。
不利于专业知识的提升和后续人员的培养、技能的提高;产品线没有公共平台,个别人成为多面手,软件、硬件都搞,不能形成专业优势,没有公共平台,技术的继承性不强,新手难以介入,人员流动造成的产品开发风险大。
从目前的通讯、电源行业来说,基本都是按专业功能来划分,如软件部、硬件部、结构部、实验及测试部等,这样既能有利于专业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又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合理的利用。
1、目前公司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评审制度。没有技术方案的评审,改动过于频繁,特别是硬件的改动伤筋动骨,而方案的确定、更改过分归集于电气工程师,缺乏全面、统一的考虑,往往忽略了结构技术的可实现性、可维护性、采购的周期及加工工艺成本。一个产品是需要各专业人士的协同配合才能很好的完成,制定有效的评审制度,节点控制,流程化产品开发,是当务之急。没有前期广泛而严谨的方案评审,就会导致后期频繁的更改,影响研发进度。
2、目前公司缺乏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提起项目管理,有些人就片面的认为项目经理应该拥有致高的权限,完全而绝对的支配软件、硬件、结构、测试等人员的工作,其实是一种片面的想法。项目经理不可能既是专才又是全才,决策权应该在评审委员会(集成组和管理团队IPMT),项目组内的成员按评审通过的方案代表职能部门进行产品开发设计工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该需求职能部门的支持,由职能部门整合资源,协同解决。项目组的成员既向项目经理汇报,同时也要向所在职能部门经理汇报,有效的方式是采用矩阵式结构,纵横两条线,设置方案评审、节点控制,严格按流程的6个阶段来完成。
3、缺乏完善的设计输入。在产品立项前期的调研不够,对市场的需求、竞争对手的情况、产品功能配备都没有做深入、详尽的分析、综合和提炼,导致中途频繁修订方向、变更设计,影响研发进度和质量。经常会因为一、二个客户的特别需求定制产品,而量又不大,没有从整个行业的需求、综合众多用户的要求,有选择性的规划、开发产品的功能;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个性化的东西太多,库存的材料增多,用不了需要处理的增多,开发人员忙得焦头烂额而资源不足,市场提供的信息需要分析,不能照单全收,业务员单纯从接订单的角度提出的开发、设计要求,需要公司相关人员去分析和取舍,兼顾到资源和成本,不能因为短期的、一次性的小利而打乱原先的规划和布局。设计输入应该按市场需求管理流程的5个步骤:收集、分析、分配、实现、验证来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暂不开放

管理登录

深圳市蓝博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39453号 业务范围:研发管理 可靠性管理 IPD咨询 技术创新 TRIZ

GMT+8, 2025-5-1 19:08 Processed in 0.055306 second(s), 21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