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IPD的感受
文/高 文
通过这几天对IPD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对这套 研发管理模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的理解、消化和吸收。目前我的理解是IPD是对项目管理进一步的衍生,项目管理告诉我们如何做,IPD则更深入的告诉我们怎么做、做什么。 这些天来,专家组对我们公司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开出了我公司存在的37个主要问题,并且要求我们在这些问题中择其一二结合本职工作进行论述。下面我就以下几个问题谈谈我的感受 问题一 项目经理(产品经理)没有被赋予足够的权限,跨部门沟通协调主要通过平级、上级或私下关系。 前段时间新厂区屋顶需要铺设500KW太阳能电池板,我被任命为项目实施负责人,虽然项目组也一些各部门各分项的人员,但在项目具体运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布置下去的任务被延期,而得到最多的回答就是“我们领导在安排一个别的任务给我,所以那个事情就往后放了放”。于是我就不得不经常与各部门经理打交道或者经常盯着各分项人员,时刻跟踪进展情况。由于我来公司较早,各部门人员较熟,因此项目最终完成还算比较顺利。由此可见,实行IPD首先要给大家“洗脑”、推倒“部门墙”、赋予项目经理足够的权限,部门的沟通不靠关系靠流程,同时PDT经理的选择和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问题二 产品文档管理薄弱,设计的可追溯性不强,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传承薄弱。 自今年一月份以来,我的工作范围中多了一项每月底对研发人员软件提交工作的检查。其主要原因还是研发人员在产品中开发的软件没有按照规定提交给总工办,而直接由生产部或者工艺部门烧写从而造成管理上的一些混乱。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平时的内审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图纸不全的现象;中间过程的记录基本上没有。通过对一些研发人员的沟通,他们说“不知道怎么写和写什么”,因此如何改进除了在制度和培训上下功夫以外,能否将这些需要提交的文档格式化,将“论述题”变成“填空题”。 以上是我在学习IPD中的一些感受,不足之处还请专家们多多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