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测试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文/王海潮
公司的产品在老化、测试过程中的条件不具备,如高温老化及时间长短的确定,现在的老化时间一般就两个小时,时间上不能满足,且是常温条件,对于产品潜在的故障不能再公司内暴露出来,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客户那里出现状况,一些在老化阶段应筛选出来的产品现象出现了,影响力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 目前我们公司的产品从元器件到制成板,最后装配到整机上,只是在出厂前进行整机的功能测试,单板的故障在此时影响到整机的测试,由于是在厂内,所以处理故障的操作可能很复杂,但还是可以进行更换、维修的,只不过效率低下。改进的方法是虽然工业和民用产品在元器件级不进行测试筛选、老化等,但是到单板级就要进行单板测试,比较重要的单板在此时还要进行老化筛选,相应的单板上的测试点的设定、测试工装的制作以及测试人员的技能培训等条件都要具备,这样在对单板进行完整的功能测试后,该单板就是一个组件,是一个完全合格的产品装配到整机上。而在整机功能测试方面只是进行系统联调,使各个部分能很好匹配,完成系统的功能。对于整机测试,在产品立项时就要确定产品所用的测试标准是国标、行标还是企标,针对不同的客户和使用环境,制定出相应的测试方案。而对于型式试验如EMC测试、振动测试、高低温循环测试甚至跌落试验等都要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细化,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使得该类测试具有可操作性;在测试所用仪器设备、测试环境、人员素质、操作技能等方面,都要有详尽的考虑,制定出具体的测试方法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细节。 在产品老化筛选方面,公司相应的条件没有具备,根据以往对电源产品的经验,在整机时,对元器件级、单板级和整机统一进行一次高温老化筛选,需要在40℃的环境下一般在17-20小时产品的失效率达到最高,此失效率是呈正态分布的,所以在电源产品中对于量产产品,老化筛选的时间最少在24小时,重要产品老化时间达36或48小时。我们在产品的规格书中对于老化时间、温度等也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如时间紧,也可以采取加速老化等方式进行,这样产品中出现的问题,争取能够在公司内部暴露出来,方便更改,也为新产品的应用提供经验,今儿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和公司的声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