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博思—专注技术创新TRIZ、研发管理IPD、质量可靠性咨询培训

查看: 69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技术] 测试用例分析与设计(已结束)

[复制链接]

126

主题

0

好友

153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0:43: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测试用例分析与设计

报名详情
时    间: 2012年10月23-24日        地   点:深圳
费    用: 3000元/人(包含听课、讲义、教学设施使用、两天的午餐、学习用具等)
培训证书:培训结束,对理论、实践双项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中国信息产业培训网的培训证书。
参加对象:测试人员、测试经理、质量保证人员
联 系 人: 于毅 先生                       电   话: 0755-36529027
手    机:13425174803                     E -mail:yuyi@ranbos.com

课程背景:
近几年来,软件企业对软件测试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软件上线以后,仍然出现大量的缺陷,导致用户的满意度下降。究其原因是测试环节中,测试人员只注重了测试工具的使用,认为有了自动化的测试工具,就可以发现软件中隐藏的大量缺陷。而测试工具只能执行测试用例,不会自动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需要测试人员自己来完成设计,因而导致不能在测试中发现更多的缺陷,有时测试人员为了降低测试强度,故意将测试数据只给“一组”,导致测试质量下降,因此测试用例的分析与设计是测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提升测试人员的测试用例设计能力,可以有效的改善软件测试的质量。
蓝博思测试专家杨秀峰讲师针对测试环节中测试用例的分析与设计,让学员在实践中掌握测试用例分析与设计的方法与模式,从而解决测试的质量问题。

课程目标:
l 提升软件的测试质量
l 提升测试人员的测试用例分析与设计能力
l 掌握测试建模技术

课程大纲:
一、测试需求分析
1、分析需求规格说明书
(1)标识需求规格中待测功能点
(2)标识功能点中待测的业务规则
(3)标识功能点中待测的业务实体
(4)标识功能点中待测的业务流程
(5)标识功能点中待测的业务状态
(6)标识功能点中待测的业务角色
(7)标识需求规格中待测质量因素
(8)标识需求规格中待测环境因素
(9)整理测试需求文档的范围部分
(10)案例研究:XXX财税软件的测试需求分析

2、分析设计规格说明书
(1)标识组件接口规范
(2)标识组件相互调用的关系
(3)标识组件内部业务逻辑
(4)标识组件外部的配置文件
(5)标识组件质量特征
(6)标识组件环境特征
(7)整理测试需求文档的结构部分
(8)课程辩论:测试人员是否需要读懂设计规格?

3、分析软件模型图
(1)依据用例图、健壮性分析图、时序图(协作图)标识测试用例
(2)依据状态图、活动图标识测试用例的规模
(3)依据组件图、类图、部署图标识测试用例的输入以及输出关系
(4)依据数据流图、程序框图标识测试用例的路径
(5)建立需求文档、设计文档与测试需求文档的追踪关系
(6)课程实践:使用UML反向工程获取测试需要的模型图

二、测试用例设计
1、测试用例设计基础
(1)测试用例设计的视角
(2)测试用例的基本结构
(3)测试用例关联设计(耦合度设计)
(4)设计可复用的测试用例
(5)权衡质量与效率
(6)测试用例框架设计
(7)测试用例中测试点设计策略(测试用例细节设计)

2、测试用例设计基本方法(缩小测试范围的方法)
(1)等价类设计法
(2)边界值设计法
(3)决策表设计法
(4)正交表与值对表设计法
(5)基于领域涉及法
(6)案例研究:XXX外包项目中的测试问题分析

3、测试用例基本设计
(1)决策测试点使用的测试技术
(2)测试点的测试方式(插针式、检查式、猜测式、日志式等)
(3)设计测试点的测试数据(边界值、等价类等)
(4)设计测试点的断言标准(诊断BUG的标准)
(5)设计测试点的组合的测试场景(基于场景测试)
(6)设计测试用例自动化方式(利用测试工具自动测试)
(7)案例研究:XXX网络设备测试用例成败分析

4、测试用例深度设计
(1)理解被测软件的设计模型(读懂UML图,理解测试脉络)
(2)理解被测软件的算法路径
(3)理解被测软件的质量路径
(4)设计测试数据穿越软件结构路径(测试全面性与有效性)

5、基于质量的测试用例设计
(1)功能测试与质量测试的差异
(2)分解质量属性相关因素,标识质量用例测试
(3)局部质量属性与全局质量属性差异,补充功能测试用例的质量测试点
(4)质量测试用例的测试点分解
(5)质量测试点的断言(Assert)设计
(6)质量测试点组合场景设计
(7)质量测试数据注入设计(UI注入与Interface注入)
(8)质量测试结果输出设计(自动与手动)
(9)案例剖析:性能、可靠性、安全性、体验性测试用例设计过程

6、测试用例测试环境设计
(1)测试环境设计原则(容量原则、分布原则、复用原则与隔离原则)
(2)读懂软件设计中的部署图(软件环境、硬件环境、网络环境与周边环境)
(3)设计测试环境资源(CPU、Memory、IO与Network)
(4)设计测试环境的访问量(并发与在线)
(5)设计可移植的测试环境
(6)设计各种可能异常的测试环境
(7)设计各种变化的测试环境
(8)使用虚拟化技术搭建测试环境(重复使用,减少测试成本)
(9)案例剖析:Google的GFS测试环境设计

7、基于WEB应用的测试用例设计
(1)设计WEB界面的测试用例
(2)设计Web Service的测试用例
(3)设计基于SAAS的测试用例
(4)设计基于云计算的测试用例

讲师简介
杨秀峰老师
原中科院软件所软件的软件架构师、项目经理与测试架构师,一直致力于软件工程的研究和实践,对国外的软件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有透彻的理解和研究,融合东西方软件研究的成果,在软件所的诸多项目中实践,大部分的项目是成功的,也有几个项目是失败,对于经验和教训的吸纳,在10多年的实践悟出了软件工程的真谛。连续六年代团队开发项目,目前团队分布在北京,天津,深圳等8个城市,远程团队合作开发,团队规模185人,实现了跨地区的软件开发,历经了几十个软件项目的开发与测试,形成一套独有测试秘笈,解决了软件质量问题,收到大量客户的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暂不开放

管理登录

深圳市蓝博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39453号 业务范围:研发管理 可靠性管理 IPD咨询 技术创新 TRIZ

GMT+8, 2025-5-1 19:11 Processed in 0.056956 second(s), 23 queries .

回顶部